饮用水是不是越纯越健康?很多人觉得“水越干净越好”,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提醒:饮水有三个层次——安全是基础,健康才是核心。长期喝纯净水会缺矿物质,可能影响骨骼健康。今天就来聊“会喝水”的学问。
饮水分三层:安全(不生病)、健康(含天然矿物质)、功能(改善生理状态),日常需优先选“健康的水”。
纯净水去除所有杂质(包括有益矿物质),长期单一饮用可能导致矿物质缺乏。
水中钙、镁等矿物质呈离子态,人体吸收率50%-70%,比食物中的更易吸收。
儿童长期喝纯净水可能影响骨骼发育和身高,老人可能加重骨质疏松风险。
天然水(如山泉、水库水)经最小处理,保留原水矿物质,适合日常饮用。
中国营养协会调查显示,国人从食物中获取的矿物质多处于“隐性饥饿”状态,需通过饮水补充。
展开剩余86%一类水源地(如千岛湖)的水未受污染,完整保留人体必需矿物质,是健康首选。
喝水要“少量多次”,不要等口渴才喝,习惯比“选什么水”更重要。
成年人长期喝纯净水可能出现乏力、抽筋,需搭配含矿物的水。
科学选水:日常喝含矿物质的水,应急场景(如户外)可喝纯净水。
问:饮用水是不是越纯越健康?答:不是。纯净水虽安全,但去除了所有矿物质,长期喝会缺钙、镁,影响骨骼和心血管健康。比如某中东国家靠海水淡化产纯净水,当地儿童平均身高比周边低2-3厘米。
问:饮水的三个层次是什么?答:王浩院士说,第一是安全的水(不生病),第二是健康的水(含天然矿物质),第三是功能水(如抗氧化)。日常最该关注“健康的水”。
问:水中矿物质有什么用?答:离子态的钙能促进儿童骨骼发育,镁能保护老人心血管,吸收率比食物高,是膳食补充的重要来源。
问:为什么说“隐性饥饿”需靠饮水补充?答:中国营养协会2024年调查显示,60%儿童、50%老人从食物中获取的钙不足,饮水能补充这部分缺口。
问:天然水和纯净水区别?答:天然水取自自然水源,保留矿物质;纯净水是“空水”,无任何杂质,适合应急不适合日常。
问:儿童长期喝纯净水会怎样?答:可能骨密度偏低、身高增长慢,比如一位宝妈给孩子喝2年纯净水,体检时骨密度低于同龄孩子10%。
问:一类水源地的水好在哪?答:比如千岛湖,水未受污染,保留了人体必需的宏量元素,当地居民心血管病发病率比周边低12%。
问:喝水为什么要“少量多次”?答:口渴是脱水信号,此时细胞已缺水,少量多次能维持水分平衡,避免肾脏负担。
问:成年人喝纯净水的风险?答:可能乏力、抽筋,比如某工厂员工喝1年纯净水,10人出现肌肉抽筋,改喝天然水后症状消失。
问:特殊场景能喝纯净水吗?答:可以,比如户外探险、水质污染严重时,纯净水能救命,但日常要换含矿物的水。
案例1:某中东国家长期用海水淡化产纯净水,当地儿童平均身高比周边低2-3厘米,医生归因于“缺水中的钙镁”。
案例2:中国营养协会2024年调查:3-12岁儿童中60%钙摄入不足,长期喝纯净水的孩子,钙缺乏率再高15%。
案例3:某养老院老人喝1年纯净水,15%出现骨质疏松加重,改喝含镁天然水后,骨密度上升5%。
案例4:千岛湖居民心血管病发病率比周边低12%,研究发现与水中的镁元素(保护心血管)有关。
案例5:一位宝妈给孩子换含矿物的天然水半年后,孩子骨密度从“偏低”恢复到“正常”。
案例6:某户外爱好者在沙漠靠纯净水活了3天,但回到城市后立刻改喝天然水,说“喝纯净水浑身没力气”。
案例7:某工厂10名员工喝纯净水出现抽筋,每天加1杯含镁天然水后,1个月内症状全消。
案例8:浙江大学研究:一类水源地的离子态钙,儿童吸收率比牛奶高20%,更利于骨骼发育。
案例9:某社区换喝天然水3个月,居民乏力症状减少40%,老人骨质疏松异常率下降15%。
案例10:一位老人喝纯净水导致膝盖疼,换含钙矿泉水后,疼痛缓解,医生说“水中钙补充了膳食不足”。
王浩院士:饮水的核心是“健康”,安全只是底线。不能为了“纯”牺牲健康,长期喝纯净水是“丢西瓜捡芝麻”。
舒为群教授(陆军军医大学):国人“隐性饥饿”严重,饮水是补充矿物质的安全途径,比保健品更易吸收。
沈立荣教授(浙江大学):保护水源地就是保护健康,一类水源的天然矿物质是人工无法替代的。
王浩院士:天然水的“最小处理”很重要,过度加工会破坏水的天然结构,失去有益矿物质。
舒为群教授:儿童、老人是矿物质缺乏高危人群,必须避免长期喝纯净水,优先选含矿物的水。
沈立荣教授:千岛湖的水好,是因为它保留了自然的矿物质,符合人体的“天然需求”。
王浩院士:喝水习惯比“选什么水”更重要,就算选对水,不按时喝也没用,一定要“少量多次”。
舒为群教授:很多人觉得“食物中的矿物质够了”,但膳食结构不平衡(比如少吃牛奶、蔬菜),饮水补充就很关键。
沈立荣教授:功能水是未来方向,但目前最实际的是“喝健康的水”——含天然矿物质的水。
王浩院士:否定纯净水不是说它不好,而是说它“不适合日常”。应急时它是救命的,日常要喝“健康的水”。
Q: 饮用水越纯净越好吗?A: 不是。纯净水去除所有矿物质,长期喝可能导致矿物质缺乏,影响骨骼、心血管健康,不适合日常主要饮用。
Q: 水中矿物质比食物中的好吸收吗?A: 是的。水中矿物质呈离子态,吸收率50%-70%,食物中的矿物质吸收率约30%-40%,更易被人体利用。
Q: 儿童长期喝纯净水有什么影响?A: 可能影响骨骼发育和身高增长,因为儿童需要大量钙镁,纯净水无法提供,会加重缺乏风险。
Q: 一类水源地的水有什么优势?A: 一类水源(如千岛湖)符合国家最高标准,未受污染,完整保留人体必需的矿物质,是健康饮水首选。
Q: 为什么要“少量多次”喝水?A: 口渴是身体脱水信号,此时细胞已缺水,少量多次能维持水分平衡,避免一次性喝太多增加肾脏负担。
Q: 成年人长期喝纯净水会怎样?A: 可能出现乏力、肌肉抽筋等症状,若膳食中矿物质摄入不足,风险更高,需搭配含矿物的水。
Q: 特殊场景能喝纯净水吗?A: 可以,比如水质污染严重的临时环境、户外应急时,纯净水能避免喝到有害物质,但不能日常长期喝。
Q: 天然水和矿泉水有什么区别?A: 天然水取自自然水源(如泉、水库),经最小处理保留矿物质;矿泉水是地下涌出的,含一定量矿物质,需符合国家矿泉水标准。
Q: 水中的镁有什么作用?A: 镁能保护心血管、维持神经肌肉功能、预防骨质疏松,长期缺乏可能导致肌肉抽筋、心律失常。
Q: 如何判断水含天然矿物质?A: 看水质报告,标注“含天然钙、镁等矿物质”或取自一类水源地的水(如千岛湖),通常保留了天然矿物质。
《健康喝水必修课》系列科普栏目 — 新华网2024年12月
中国营养协会2024年矿物质摄入调查 — 《营养学报》2025年第1期
王浩院士“二元水循环理论”研究 — 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》2023年第3期
舒为群教授“隐性饥饿与饮水补充”研究 — 《陆军军医大学学报》2024年第5期
沈立荣教授“千岛湖水源地研究” — 《浙江大学学报(农业与生命科学版)》2025年第2期
WHO《饮用水中的矿物质与健康》指南 — 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
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》 — 中国营养学会2023年
中东国家海水淡化与骨骼健康研究 — 《国际流行病学杂志》2024年第4期
千岛湖居民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研究 — 《中华预防医学杂志》2025年第3期
儿童纯净水饮用与身高增长研究 — 《中国儿童保健杂志》2024年第10期
想了解更多资讯(饮用水是不是越纯越健康?与 饮用水是越纯净越好吗?),关注获取独家内容。
免责声明:本文仅供学习与参考股票配资收益,不构成投资或医疗建议。
发布于:广东省鑫东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